
Fidelity Crypto 悄然上线,让数百万零售客户可以使用比特币、以太币
2021年,元宇宙概念大火,随即催生出数字藏品这一细分品类。尤其是自加密艺术家Beeple的NFT画作在佳士得拍得6900万美元的天价后,NFT概念开始在全球出圈,并迎来爆发。据贝壳财经数据显示,仅2021年一年,海外围绕NFT的交易额就超过了196亿美元,NFT数字藏品共创造超816万总交易量和超65亿美元的总交易额。在国内,数字藏品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备受资本市场的热捧。腾讯、阿里、百度等各大互联网巨头、各平台、创作者、IP方纷纷跑步入场。
数字藏品市场广阔,2026年行业规模将达150亿元
数字藏品,是NFT(Non-fungible token)的一种应用形式,是一种基于以太坊区块链的“非同质化代币”。即使用区块链技术,对应特定的作品、艺术品生成的唯一数字凭证,在保护其数字版权的基础上,实现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、购买、收藏和使用。
数字藏品的形式多种多样,艺术画作、音乐、视频、3D模型、电子票证、游戏道具、表情包、虚拟地产、音乐专辑等,都可以成为数字藏品。“万物皆可数字藏品”正在成为现实。有人认为,数字藏品就是元宇宙世界的“潮玩”。
《2022中国数藏产业发展报告》指出,2021年我国的数字产品的规模约是1.5亿元,国内数字产品平台已经超过700个。预计到2026年整个行业规模将达到150亿,有望实现爆发式增长。
顺应国家文化数字化导向,数字藏品集中“爆发”
数字藏品的集中“爆发”,和两办印发的《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》等相关国家政策战略、意见的出台有着密切关系,文化数字化已成为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新方向。数字藏品的出现与发展,是当前国家文化数字化发展的有效方式。《意见》中还明确,到“十四五”时期末,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,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、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。
当前数字藏品平台主要有三类,第一类是以广告营销企业为主的平台,第二类是政府机构或者有国企背景的大型企业,第三类则是由民营企业搭建的平台。
2022年1月5日,B站官方认证号“哔哩哔哩数字藏品”发布动态,宣布旗下首款数字艺术头像“鸽德”正式开放报名。2022年春晚舞台上,国潮风浓郁的舞蹈诗剧《只此青绿》成为传统文化破圈的精品佳作。一个多月后,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携手阿里文娱推出《只此青绿》数字藏品纪念票。这是演出行业首款数字藏品纪念票,上线即被秒罄。
9月16日,央视网孵化建立的数字藏品发售平台——央数藏(YSC)正式上线,并首次发售了2022个创世数藏Y,瞬间售罄。9月19日,央数藏继续上线2022个创世数藏S,同样秒售罄。
繁华之下暗流涌动,隐藏问题逐渐凸显
在数字藏品几乎呈几何式上升势头之下,相对的问题和风险也随之而来。尽管在数字藏品出现之初,有关方面就将数字藏品和金融炒作属性进行了剥离,加上众多平台均明确限制数字藏品的二级流转。但其场外交易仍屡见不鲜,很多单份价格较低的数字藏品转手卖价可达几倍几十倍的高价,违背了藏品发行时的要求。
侵权问题,也屡见不鲜。对于一些社会单位、企业、投资机构等,很可能在“不经意”间侵犯了知识产权。其引发的后续负面效应是一个交易平台无法支撑或解决的。诱导非理性消费、盲目投机炒作等问题,也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市场监管和引导规范。同时还要高度警惕数字藏品金融化证券化倾向,从严防范利用数字藏品进行非法金融活动的风险。
免责声明:数字资产交易涉及重大风险,本资料不应作为投资决策依据,亦不应被解释为从事投资交易的建议。请确保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风险并谨慎投资。OKx资讯仅提供信息参考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用户一切投资行为与本站无关。
industry-frontier